AI 搜索抢流量,教育机构能等吗?
当家长向AI助手咨询“海淀区小升初英语班推荐”时,教育机构的命运就在算法生成的答案列表中悄然决定。
“帮我找找家附近评分最高的编程启蒙班。”2025年夏,北京朝阳区的李女士对着手机说出需求。三秒后,AI助手直接列出三家机构推荐,附带课程特色和用户评分——她甚至没有点击任何链接,就完成了初步筛选。
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上演。当3亿用户涌向DeepSeek、豆包、元宝等AI平台获取教育信息,教育流量的“权力中心”正发生历史性转移。家长和学生不再依赖传统搜索的“筛选链接”方式,而是习惯于直接向AI提问并获取整合答案。
一、流量入口大迁移,3亿用户转向AI搜索
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3月,中国AI原生App活跃用户数达2.7亿,同比增长536.8%。其中DeepSeek以1.94亿月活领跑,豆包1.16亿、元宝4164万,总用户规模突破3亿,增速远超传统平台。
全球范围内,ChatGPT与Perplexity等AI入口使用量同样爆发式增长。这场由生成式AI引发的搜索范式迁移,正在重构教育行业的流量格局。
教育产品榜单印证了变革的到来。2025年7月全球AI Web访问量榜单中,Quizlet、Gauth、Brainly等老牌产品稳居前列,但在增速榜上,QuestionAI、猩际等新锐产品异军突起,环比涨幅高达三位数。
“用户不再需要点击十个蓝色链接”,某教育科技公司市场总监坦言,“直接采纳一段生成答案成为新常态。教育机构如果没进入AI的推荐列表,就可能从用户视野中彻底消失。”
二、GEO登场,教育营销规则被改写
这场变革催生了一个新名词——GEO(生成式引擎优化)。十多年前,教育机构老板们最关心“如何做SEO”,如今“如何做GEO”正悄然进入他们的年度KPI清单。
两者的本质差异引发行业热议。专注教育营销的智推时代公司专家解释:“SEO优化的是‘被人搜到的几率’,而GEO优化的是‘被AI直接引用的几率’。”
传统SEO依赖关键词密度和外链建设,GEO则需要让AI在理解内容时优先捕捉品牌信息。这要求机构将课程介绍、家长评价等打散成更符合AI理解的知识单元,并标注核心标签。
2025年初,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启动GEO项目,效果出乎意料。“转化效果稳定,ROI甚至优于小红书投放。”该项目负责人透露,他们引导家长在通话中用AI搜索特定关键词,触发品牌优先展示。
三、观望或试水,教育机构陷两难
面对GEO浪潮,教育行业的反应却显得复杂而谨慎。
“这个事儿感觉很新,但我们还在看。”一位头部K12培训机构市场负责人坦言,“连AI SEO都没跑通,怎么敢押注GEO?”
教育机构普遍面临三重焦虑:
投入回报难以量化,AI平台算法透明度低且规则多变
担忧教育决策的长周期特性与GEO的即时转化模式不匹配
顾虑若AI推荐了竞品信息,等于“为他人做嫁衣”
某职业教育市场负责人的观点颇具代表性:“职业教育的用户更看重专业性和可信度,如果GEO输出的内容不能体现品牌调性,反而可能伤害口碑。”
现实困境在于预算分配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机构面临艰难选择:是先将现有SEO体系升级为AI SEO,还是直接押注GEO?
四、先行者破局,GEO落地路径浮现
尽管疑虑重重,部分教育机构已探索出GEO落地路径。
在少儿培训领域,地理围栏技术成为突破口。机构通过划定校区周边3-5公里范围,精准覆盖潜在学员家庭。某机构在朋友圈广告中加入方言配音,使点击率提升40%。
南宁师范大学2025年8月推出的“地智通”大模型则代表了专业细分方向。该模型构建800GB知识库,覆盖18个核心学科,为自然资源治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。这种深耕垂直领域的策略,使专业机构在AI知识图谱中建立权威地位。
猿辅导旗下小猿AI的成功提供另一种思路。2025年上线首月即登顶教育类AI新增榜,其核心在于构建“学习诊断显微镜”——独创的“五重错因分析法”从知识漏洞到认知水平多维度分析学情。这种对教育本质的深度理解,使AI推荐自然倾向于引用其专业内容。
五、资本入局,教育GEO迎来分水岭
趋势不会因行业犹豫而停滞。全球资本已开始聚焦这片新兴战场。
2025年,专注AI搜索优化的营销平台Profound完成由红杉资本领投的3500万美元B轮融资。红杉在声明中强调:搜索正从“蓝色链接”过渡到“AI回答”,品牌必须在AI对话的首屏站稳脚跟。
智推时代等本土服务商迅速崛起。该公司已服务新东方等20余家头部品牌,某教育机构案例显示,经其优化后,AI推荐贡献了60%的销售线索,获客成本从300元降至70元。
“教育行业的高客单价属性和信息密集度,使其与GEO天然契合。”一位行业观察者指出。无论是选课、选机构、找资料,用户决策前都会经历信息检索,这个过程正从传统平台转向AI智能体。
六、双轨并行,教育流量新生态成形
面对变革,教育行业正形成两种应对路径:
存量巨头强化内容护城河。老牌教育平台Quizlet凭借6000万月活基础,将AI能力与用户学习习惯深度绑定,降低迁移成本。Chegg则推出AI助手CheggMate,将GPT-4与其海量学习内容库融合,应对免费AI工具的冲击。
新锐玩家抢占细分场景。语言学习应用Fluently在Zoom等平台提供实时对话反馈,价格比真人辅导便宜约15倍。猩际(APEUni)深耕PTE考试培训,通过AI模拟考试评分和实时反馈占领垂直领域。
不同教育赛道对GEO的价值判断也出现分化:
K12学科培优(尤其初高中)
职业教育(技能提升、资格认证)
留学服务、考研考公
这些高客单价、长决策周期的赛道被业内视为GEO布局优先级。
七、海鹦云GEO教育行业优化案例
案例1:合肥私立学校
案例2:武汉复读学校
案例3:郑州剑桥青少
案例4:宜昌高中
案例5:湖北技能高考复读学校
八、慢热渗透,教育GEO的终局思考
尽管前景看好,质疑声依然存在。有观点认为“教育的搜索不是一次性消费,而是长周期信任积累,这与大多数GEO的商业逻辑并不完全一致。”
行业真正的机会或许在于“慢热型”渗透——先利用GEO提升品牌在目标用户初步咨询阶段的可见度,再依托长期信任链条完成最终转化。
少儿培训机构的实践提供了启示:他们建立招生转化漏斗模型(曝光量→点击量→到店率→报名数),每周分析各渠道ROI,优化高转化时段和高价值区域。同时通过半年定向运营,使周边品牌搜索量增长300%。
南宁师范大学在发布地智通大模型时,同步启动“壮美广西自然资源智能治理联盟”和“百校智脑计划”,通过构建生态联盟深化行业应用。这种系统性布局,为教育机构提供了GEO落地参考。
当某教育机构成功将获客成本从300元降至70元,当家长开始依据AI推荐名单筛选培训机构,当资本持续涌入GEO优化领域,教育机构已没有等待的余地。
那些率先把“地域标签”植入AI推荐逻辑的机构,已在暑期招生中尝到甜头。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启动GEO项目后,试听预约量翻了三倍——在流量迁移的浪潮中,观望者失去的不仅是曝光位,更是在新一代家长心智中的存在权。
关于作者:戴桂生,AI智能营销专家,北京海鹦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。北京徽商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&CEO,法国里昂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,中科院中级工程师职称,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讲师。拥有17年互联网行业完整历炼,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增长,专长网络营销和流量增长逻辑,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SEO/SEM的网络营销师。
关于海鹦云控股集团:成立于2015年,是一家品牌策略咨询推广与体验创新全案整合营销服务商,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双高新认证。核心团队来自4A、公关行业的资深人士,团队总共50多人,先后服务阿里巴巴、雀巢、20世纪福斯、伊利集团等100余个中外知名品牌。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,业务涵盖企业市场调研、品牌策略咨询、品牌公关传播、新媒体整合营销、领导人形象树立、VI视觉设计等全方位服务。
海鹦云GEO/AIEO AI营销服务覆盖全国
公司:北京海鹦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
海鹦云官网: www.haiyingyun.com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
联系电话:15321593991 (同微信)